周末读史 | 抱布贸丝:货币的起源(二)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由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秘书长王永生撰写的《三千年来谁铸币:50枚钱币串联的极简中国史》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由8个章节、50个专题组成,从最早的贝币开始,最后以人民币结尾,跨越三千多年。以中央政府铸造的钱币为主,另外也挑选了地方政府、农民起义军甚至是反叛者铸造的钱币,地域上兼顾到了新疆、西藏以及台湾等边疆地区。除了行用钱之外,也收入了反映民俗文化的供养钱和“花钱”。每枚(种)钱币独立为一个专题,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将五十个专题归属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专题六千字左右,随文配有拓图,另外有16页精美的彩图。这是作者在完成《中国货币史话》四本系列作品之后,又撰写的一部钱币学专著。
本文为系列第二期,对应原书第一章第一节内容,讲述货币的起源。
文章整理 | 孟源祎
以下为本期连载的内容
四、钱币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首先出现最初的社会分工,随之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有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货币。
从理论上理清货币产生的这一原理后,我们再结合有关的文献记载,通过考察古代的交易情况,来看看我国古代先民是如何交易的?最初的“钱”又是这样产生的?
我国古代先民称交易的场所为“市”,先秦文献中就有大量的关于市以及交易的记载。譬如:
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
“故尧之治天下也……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 。
这些记载多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是汉代人的追述,可信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是大致上反映了在神农氏及唐尧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则是没有疑问的。这说明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上逐渐开始出现分工,至尧舜禹时代已经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易及贸易活动。
《诗经》里记载了一个“抱布贸丝”的故事,就反映了最初的交易活动。故事说的是有个叫氓的男子携带着织好的布,以来交换丝为名,实际是想借机和女子接近,交流感情 。这里布是指布帛之布,而不是下一节将要谈到的布币,因此,这里反映的是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易。
随着交易的发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自然就从简单的价值形式,逐渐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即从物物交换发展到一般等价物。在我国古代,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外来的交换品是海贝,在内部可以让渡的财产中,主要使用的不是家畜而是用青铜制作的铲形农具,这是下一节中我们将要重点介绍的内容,这里我们介绍的是外来的交换品——“海贝”。
五、最初的货币是“海贝”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这说明我国最初充当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来源广泛,种类众多,主要有:龟、贝、金、银以及刀、布等物品。但是,其中以“贝”为最重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贝”字条下所做的注释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许慎记载最初就是以贝为货币,并概括了贝币从产生到废止的整个历史过程。
为什么说“海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呢?
这有以下四点依据:
首先,是有文献记载可寻。一是在甲骨卜辞以及商代青铜器的铭文中,不但有关于“取贝”、“易(赐)贝”的记载,《亢鼎铭》中更是明确记载了用贝购买珠玉的事例,这里贝就起到了货币的作用。二是除前引司马迁、桓宽的记载之外,汉代文学家扬雄也说“古者宝龟而货贝,后世君子易之以金币” 。东晋时的郭璞说的更具体:“先民有作,龟贝为货;贵以文彩,贾(价)以大小” 。他认为古代是以贝的“文彩”来决定价值的。
“亢鼎铭”拓图
其次,还有考古资料作证。比如在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随葬海贝的现象就较为普遍,一般小的墓随葬海贝至少有1枚,多至数十枚,其中5号被推测为殷王武丁配偶“妇好”墓随葬海贝多达7000余枚。这说明当时贝的使用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成为财富的象征并拥有了货币的职能。
再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汉字中凡是与钱财、价值有关的字,都带有“贝”字的偏傍,如财、货、赐、寳、買、賣等,甚至在汉字的组合中,“分”和“贝”组合就是贫穷的“贫”字;贝少就成为了低贱的“贱”字。这说明早在文字形成的时候,在我国先民的观念中,海贝已经是体现价值的东西了。
最后,海贝用作货币还有现实的例证,比如在云南地区,就长期习惯于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直至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部属孙可望,退守云南时推行“废贝行钱”的政策之后才改用铜钱,结束了长达3000多年使用海贝用做货币的历史。
古人为什么要选用海贝来做货币?
这可不是哪个个人随便选择的,而是历史选择的。其中自有它的合理性。这主要是因为海贝大小均匀,可按枚计数;既坚固耐久,又便于保存,还携带、运输方便,天然具备作为货币的条件。因此,不仅是我国,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民族,最初都曾经选择海贝作为货币使用。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最迟从商代开始,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海贝作为财富的象征以及交换的媒介。因此我们说,我国最早的货币使用的是海贝。根据考古资料,贝币出土发现的区域,以河南省中部为中心,东至沿海,西达关中,南抵长江,北至长城。其中以河南、皖北、晋南及渭水下游为最多。
商代所创造的文明以河南安阳、洛阳为中心,远离大海,属于内陆的农耕文明。那么,这些被用作货币的海贝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被输入进来的呢?
据专家考证,这些用作货币使用的海贝,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南海以及印度洋的马尔代夫一带。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背呈紫色,即文献中所谓的“紫贝”;另一种背部有一个黄圈,称“环贝”。这两种海贝学名都统称为“货贝”,古书中所谓的大贝、紫贝、玄贝、文贝等,指的就是这种“货贝”。
产自南海的海贝主要通过古代称作“交州”的越南北部以及广州输入中原地区。产自印度洋上的海贝则通过缅甸可直达云南,然后再输入中原地区。云南正因为是海贝输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因此,才长期习用海贝作为货币,直至明末清初才改用铜钱。
实际上,海贝在用作货币之前,曾长期被作为装饰品使用,这主要是在商朝之前。作为货币使用,主要是从商代到西周之间,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贝币逐渐被金属铸币取代,秦朝统一后便被正式废除。
海贝作为货币,它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根据先秦的文献记载,海贝作为货币通常是以“朋”为计量单位,这从殷墟甲骨卜辞和商周彝器铭文中的记载以及《诗经·菁菁者我》:“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等诗句中就可以得到证明。那么“朋”是怎样的单位?一“朋”又到底是指多少枚海贝呢?
古人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指两枚贝,见许慎的《说文解字·贝》;另一种说是指五枚贝,见郑玄给《诗经》作的注释。但是,根据金文中“朋”字的几种写法可以发现,一“朋”包含有两串贝,每串又不止一枚。由此可知,一“朋”贝的数量应该是双数,且在两枚以上。这说明汉代无论是许慎,还是郑玄的说法都不准确。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据此考证一“朋”为十枚贝,这一观点后来被考古发现证明,郭沫若曾为此专门赋诗写道:“宝贝三堆难计数,十贝为朋不模糊” 。
“朋”字现在常用来指“朋友”,这应该是其原意的引申或借用,而“朋”字的本意却早已被世人给淡忘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朋”字竟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单位。这位朋友肯定人人愿交。
六、铜贝的出现及其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当商品交换中天然海贝不能满足社会上的需求时,便出现了以兽骨、软石、蚌壳、陶土、玉髓等材料仿制的贝币。这些人工仿制的不同材质的贝,都是依照原贝的型式与大小制作而成,它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货币的雏形。
人工仿制贝
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用金属材料铸造货币便应运而生,这就出现了铜贝。如: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墓葬中曾出土3枚铜铸贝。虽然仅有3枚,但是意义非凡,因为这是首次在商代墓葬中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铜贝。此后,1963年在山西侯马上马村一座春秋墓中,出土海贝8枚,另有骨贝100枚、铜贝1600枚以及包金铜贝32枚。1971年在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村商代晚期墓葬中,与车马器同时又出土铜贝109枚。近年在山东淄博原齐国故地新发现一批铜贝,体型扁平,呈水滴状,底部与尖部各有一小孔,两孔之间有一小漕,小漕两边各有十几条对称纹,式样已经脱离了天然海贝的形状,较保德铜贝略大。
淄博铜贝
商代的铜贝以“寽”(锊)为单位,这完全符合早期货币以重量单位为价值名称的规律。西周青铜器《稽卣铭》的铭文中就有“易(赐)贝卅寽”的记述。据专家对一件名为《曶鼎》的青铜器铭文的考释,讲到用一百寽铜贝购买五名奴隶。因为天然海贝以“朋”为单位,而“寽”是金属的重量单位,这里赐贝以“寽”为单位,说明所使用的正是铜贝。用铜贝购买奴隶,又证明了铜贝已经被当作了价值尺度,发挥了货币的职能。
铜贝出土发现于距今约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墓葬具有重大意义,这说明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的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金属铸币。保德铜贝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
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记述,公元前9世纪希腊仍然以牛为价值尺度,也就是说交换中是以牛为一般等价物,考古发掘中也没有发现当时有金属货币。根据希罗多德《历史》记载,西方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古国吕底亚铸造的琥珀金银币。因此,我国虽然不是最早使用金银币的国家,但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
吕底亚琥珀银
这就引申出一个饶有趣味,且长期困扰货币史学术界的疑问。即经典政治经济学认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是,为何中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是铜币而不是金银币?此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国为何又长期停留在使用铜铸币?为何金银的货币化过程始终缓慢而艰难,直至明朝中后期才完成?
这些疑问是研究中国古代货币时都会碰到的,自明末的顾炎武以及清代的赵翼以来,很多人都曾做过分析,但是至今还没有见到有说服力的解释。
随后的章节中,我将带着这一疑问,以货币为视角,回顾、梳理我国三千多年的货币史,希望能给您带来新的启示。
书籍介绍
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的钱币浩如烟海,但是,总有一些钱币,会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者,比如秦代的半两、汉代的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代的交子、清代的道光通宝……这一枚玫钱币,看起来虽然很小,但它所承载、记录、见证和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多彩。这50种钱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折射了一个时代,串联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王永生,1966年9月出生,副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事业单位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秘书长。
在中国货币史、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白银的货币化、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史、中亚历史及民族史领域有一定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篇获“中国钱币学会优秀学术成果金泉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策划指导1部大型纪录片、1次丝路科考活动。
目录
第一章 货币的起源及统一
1 抱布贸丝:货币的起源 003
2 布刀圜贝:先秦四大货币体系 017
3 半两钱:承担了统一使命的货币 030
第二章 汉五铢标准的确立及影响
4 五铢钱: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045
5 白鹿皮币、白金三品:汉武帝的敛财手段 058
6 马蹄金、麟趾金:特殊形制的金币 068
7 一刀平五千:斩断了王莽改革事业的金错刀 079
8 汉佉二体钱:东西方货币文化的最初接触及相互影响 091
9 钱币三国:钱币版三国演义 102
第三章 唐通宝钱制的创立及影响
10 开元通宝:开启了中国货币的新时代 117
11 得壹元宝、顺天元宝:见证了“安史之乱”的钱币 128
12 乾元重宝:为平定安史之乱铸造的货币 138
13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唐军坚守西域的实物见证 149
14 会昌开元:记录了佛教最大一场劫难的钱币 161
15 高昌吉利:文化融合的产物 173
16 粟特青铜钱: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 184
第四章 两宋复杂且繁盛的钱币文化
17 淳化元宝:最早的御书钱 199
18 祥符元宝(通宝):记录了最后一场封禅闹剧的钱币 209
19 熙宁元宝、元丰通宝:见证了王安石变法的货币 220
20 崇宁通宝、大观通宝:艺术水准最高的钱币 232
21 纯熙元宝:记录了南宋孝宗诸多无奈的钱币 243
22 嘉定铁钱:钱文最为繁杂的货币 254
23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65
第五章 辽夏金元的铸币
24 辽钱:笼罩在迷雾中的钱币 279
25 西夏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 290
26 承安宝货:最早的银币 301
27 供养钱:元代特有的一种钱币 312
28 元钞: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纸币 325
29 元末起义军钱币:不幸被应验的咒语 336
第六章 明代落后的币制
30 洪武通宝:重农轻商的“洪武型体制”的见证者 351
31 大明通行宝钞:一种落后的纸币制度 362
32 隆庆通宝:见证了中西方贸易的钱币 372
33 永历通宝:记录了郑成功“反清复明”大业的钱币 382
34 跑马崇祯:预言了明朝灭亡的钱币 393
第七章 清代变革中的币制
35 准噶尔普尔钱:形制异样、命运多舛的钱币 405
36 新疆红钱:体现了乾隆皇帝治疆策略的钱币 416
37 乾隆宝藏:见证了一场货币战争的钱币 431
38 道光通宝·八年十:唯一成功铸造的大钱 441
39 咸丰朝的钱钞制: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币制 452
40 元宝(银锭):中国特有的“银币” 464
41 寿星银饼、漳州军饷:中国最初的仿铸银币 477
42 光绪元宝:最早的机制银币 489
43 足银壹钱:左宗棠为新疆设计的银币 501
44 “饷金”金币:我国唯一的金币 512
45 中国通商银行兑换券:我国最早的银行兑换券 523
46 状元及第:记录了古代科举制度的民俗钱 537
第八章 现代币制的逐步建立及完善
47 袁大头:最初的国币 551
48 色章果木:十三世达赖铸造的金币 562
49 法币改革:现代纸币制度的初步建立 573
50 人民币:人民的货币及其国际化 585
文章整理 孟源祎
图文编辑 罗梦宇
审校 田雯
责编 胡晓涛 金天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